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革平

爱是相伴相守一生一世,细看流水情长,共经风霜雨雪,同享春秋年华。

 
 
 

日志

 
 

无我之境  

2017-01-15 23:53:12|  分类: 漫长生活的印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无我之境(Selfless Realm)”和“有我之境(Self-realm)”,“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中有关无我之境的论述不多,历代词人也较少表现无我之境。王国维曾评论美,美有优美和壮美之分,当物与人无利害关系时,观者心中无欲,认为所观之物与己无关,是为外物,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所得之美为优美。艺术上的无我之境表现的是不带个人情感的物,与有我之境表现的情景交融之境界完全不同,这种没有情感的、客观的无我之境在词中较少见,“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禅诗的意境多飘逸,有无我之境之风,但王国维没有论及禅诗的境界。王国维的词论引起许多学者的评论,对“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分析论述非常多,除了在诗词等文学理论研究中应用外,“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这一对范畴也扩及到绘画、电影、音乐、书法等领域。

艺术作品中人与物经常会有关系,或者是融和,或者是对立,或者是矛盾,或者是统一,人的情感与物的变化相结合,形成艺术的不同风格以及不同表现方式;很明显艺术作品中单纯表现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与物时,其表现方式相对简单而少,因而显得单薄。对无我之境是否存在及如何表现,历来有些争议,姜春(2010)曾提到“一些学者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划分持否定意见,否认‘无我之境’的存在”,这说明对无我之境的实践及理论分析仍比较少,在社会中的影响也相对小。

除了艺术中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外,现实中也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现代社会中多数活动包含有人的情感,社会变化过程中人的情感发生过作用,古代社会这种有我之境的人类社会很常见;相反,无我之境的情形较少见,号称化外之人的佛教徒可能会体会到无我之境,一些见识高深的艺术家可能会理解无我之境,但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少有人论及无我之境。

虽然对无我之境是否存在持不同意见——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许多学者仍对这一提法深感兴趣,无我之境不可能是全然无我,它所表现的观念是观物时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侧重的是观物时客观、无欲的理念,处事时未掺杂自己的情感、喜好,而是秉持公平心处置。现代社会中无我之境的实践趋向丰富,可能的形成途径有以下几方面:(1)与制度相联系的无我之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在组织生产、进行经营时,更趋向于运用制度去管理人、财、物,而不是依靠管理者个人的智慧或喜好,而制度是客观的,制度也是没有感情的,当人们服从于没有感情的制度时,人们的判断和意识实际上是处于制度限制之内,是现实中的无我之境,即以制度观物,非以我观物,所得结论是建立在完整的制度基础上,不是建立在个人情感之上;(2)因个性、习惯等形成客观对待外界的态度。一些学术研究、科研活动需要安静的氛围,所得成果常常是无我之境的成果,即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不掺杂个人情感的,是科学的、客观的。由此观之,现代社会中许多组织所从事活动与无我之境有关,艺术作品中表现现实的无我之境可能比王国维所论的无我之境更丰富、更复杂些;(3)因教育、信仰而形成无我之境。专心学习之人既无私心,也无杂念,虔诚修道的佛教徒会追求无我、虚空之境,不理尘世是非,如龙山的诗《一道神光万境闲》:“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又如如净的《风铃》:“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一等与渠谈般若,滴丁东了滴丁东。”出家人观人、观己的角度与凡人有些不同,传说善戒到宝林寺拜访支提禅师,禅师在画古代四大美女图,善戒等人到画室后看到的却是四具狰狞的骷髅!原来支提禅师舍美女之皮囊,直接描摹其内在,所谓白骨观是也。

虽然许多组织有制度、规则、宗旨等,然而现实中的无我之境仍不常见,这和制度、规则、宗旨的范围不广有关,也和组织中个人有表达情感的空间有关,个人常常会拥有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处理问题、判断事实的机会,这有时被认为是个人拥有的权力,有时被认为是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总之,工作中的个人并不经常是处于无我之境状态,有的人更对无我之境没有任何印象和认识。

艺术上的无我之境与现实中的无我之境有相通之处,二者都是人以无欲、客观的眼光观物,艺术创作时可能需要聚精会神,于静处较易得到无我之境;现实中的无我之境常从习惯中得来,从对制度、规则等遵守的惯性中得到客观、无欲的判断,现实中的无我之境可以在变化中得到,极端情况下可以在运动中得到,其中涉及的人和事范围增大、内容增多,通常会涉及到科技手段的运用,因而变得复杂、繁难,这些都会扩大无我之境的种类及表现力。这时,以多样化的、现实的无我之境为基础,在艺术上表现无我之境,就有更多的表现方式,也可能有更丰富、更多样的艺术风格,或者是浓墨重彩,或者是清新淡雅,或者是雄浑壮阔,或者是婉转悠扬,只要艺术所表现的现实是客观而真实的,艺术就是有价值的。王珊珊(2014)认为无我之境有化境和画境两类,应是指艺术表现的不同情况,现实中无我之境注重的是符合逻辑,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同时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能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分析、解决问题。

当以艺术上的有我之境表现现实中的无我之境时,可能现实是客观、无欲的,艺术表现却是有情有特点的,艺术家的情感可能掩盖了现实的无我,可能遮蔽了真实的人与物,也可能是艺术家的情感装饰了现实中的人物,使无欲的客观事物有了更多的情感。

当然艺术家可能具备高超的技艺,精通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表现,既能表现情景交融的场景,也能精确、出神入化地表现外物,然而现实中许多人无力表现无我之境,这也是客观事实;另外,将现实生活艺术地表现出来,也需要经过训练、学习,朱浩(2011)认为当人的完整性丧失,变成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主体与客体、思考者与被思考者时,会产生混乱,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既有具体的工作和职责,同时又是艺术家时,可能会出现这种矛盾。

现实中的有我之境也有很多类型,当然也可用艺术作品来表现,由于有我之境包含个人情感在内,其价值判断很可能与个人偏好有关,这时艺术地表现有我之境将有两类发展路径:一类是以艺术的有我之境表现现实的有我之境,艺术家的情感与现实中个人情感将交织在一起,有关之物也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往往具有明显的个人特点或地方特色,如现实中人偏好弄权、掌权,如慈禧太后,后世之人在表现慈禧的生活时有可能做些艺术化处理,在她喜欢权术的过程中夹杂些生活琐事,或者她与常人相似的一面,艺术家虽能对现实之人的喜好、情感做些修饰,个人的真实故事仍会特点突出;另一类是以艺术的无我之境表现现实的有我之境,现实中的个人情感仍会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也会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人特点,如果个人的喜好或判断并非是客观的,艺术作品中也会有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个性突出者会让自己的喜好掩盖住事物的客观规律,表现出丰富而浓烈的情感,如西楚霸王项羽被围垓下,后世之人在表现这段史实时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运用何种艺术手段,总不能避免其英雄末路的悲壮。当现实中的有我之境很突出时,其艺术化表现很难是无我的,即使艺术家摒弃自己的主体地位,努力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其表现的有我之境仍可能是有情的,而非无我之境。

不论是艺术还是现实,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往往都意味着条件变得更严格,至少情感表达减少,甚至从有到无;而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往往是条件变得宽松,至少情感表达上不再严苛。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 , 黄霖等 导读. 人间词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2月第1

[2] 朱浩. “自我实现”与“无我之境”——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禅宗自我观之比较. 宿州学院学报. 20114, 26卷第4

[3] 职通帅. 浅谈诗词中无我之境的情感美. 文学教育. 2014年第9

[4] 姜春. 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哲学智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 32

[5] 李小慧.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论内涵与审美特征. 安徽文学. 2015年第10, 总第387

[6] 王珊珊. 一样的“无我”,不一样的“诗境”——“无我之境”类型探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9, 33卷第9

[7] 彭玉平. 有我、无我之境说与王国维之语境系统. 文学评论. 2013年第3

[8] 朱剑.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试论宋元之际山水画意境内涵的拓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

[9] 段晓华 选注. 吾心似秋月:禅诗选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8月第1

 

  评论这张
 
阅读(16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