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革平

爱是相伴相守一生一世,细看流水情长,共经风霜雨雪,同享春秋年华。

 
 
 

日志

 
 

城市要发展,农村需改革  

2010-09-25 13:19:4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城市化过程。一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情况是不恰当的:(1)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网;(2)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3)强调城市化发展;(4)强调农村的发展。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单纯发展一些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而忽视对中小城市和镇的发展,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城乡差别。原本中国在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就存在历史上的差别,不仅表现在收入上,而且表现在户籍制度上,因此农村居民包括一些乡镇居民在生活条件、工作机会等各方面均与城市有距离。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教育的普及和人才流动增多,各地间的差异出现,其中很明显的是城市和乡镇间的差别。如果国家以大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则农村地区会相对更加冷清,缺少投资和关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映衬下,会凸显出地区差异,进而导致全国的不均衡发展。而且,目前中国有一些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与其它偏远落后地区相比,城市设施接近饱和。

但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使大城市变得空心化,对于目前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缺少坚实的基础。因为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上仍有欠缺,如果国家以中小城市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得不偿失。小城市在人才利用效率、金融和技术服务方面,缺少规模集聚效应,即使现在网络发达,也需要实际人流、物流的适当集中,在某一地区形成区域性的大发展;而现在中国的许多小城市不论在人才素质,还是城市建设上都存在有不足之处,难以有效地支撑国家整体的发展,也不能给大城市提供更多的支持。有时中小城市仍需要大城市科研力量的支持和引导,需要大企业的带动。当然,中国现在的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带动相对仍较弱,大、中小城市的差别仍较明显。

另一方面,如果将大、中、小城市均算入,片面地强调发展城市经济,而忽视对广大农村的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因为中国农村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中,缺少现代化农业,中国近些年的发展还是以城市为主,农村的大量劳力进城,成为新的城镇居民。当然,现代农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应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现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发展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如果国家仍强调对城市的投入,招商引资向城市侧重,则农村会处于相对更弱的位置,这不利于全国的均衡发展。

但国家如果过于强调对农村的投入,将人力资源调动到农村去,又不符合客观发展实际。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是可行的;但现代工业发展起来后,再以农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就会落后,因此需要发展工业以及服务性行业,提高国民素质,这使得农村的发展相对滞缓,由于农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成熟,进行现代化生产所需投入并不会太多。

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注意其侧重点,如现代中国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工业、服务业创新不断,这时城市能集聚人才、提供良好服务的优势便显现出来。虽然城市生活相对狭窄,通常缺少自然景色,但为了经济发展,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城市化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王小鲁认为应“把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网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如果“用行政力量向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倾斜配置资源,结果将事与愿违”(http://economy.caing.com/2010-09-16/100181465.html),有一定道理。在国家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既要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也应适当配置中小城市的资源,同时力争使农村的人力、物力得到更好利用,为偏僻地区提供较多的产品,以及较多的工作和接受教育的机会。对此,政府当然可以提出规划,引导投资;另外市场也具有配置资源的能力,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市场来完成。

目前,中国大城市、地区性中等城市、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这并不利于人才流动甚至企业开展业务,如有些落后地区仅仅由于基础设施较差,而不能吸引到资金。所以,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发展某一部分都是有偏误的,应强调综合、均衡地发展,如果大量资源集中于城市,相对而言,农村和乡镇居民则处于劣势,在承受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了这些地方人才的发展,这也是国家应予注意的。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形成,明显存在有不合理之处,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应该打破城乡界限,取消“农村户口”,将农村的管理纳入到政府管理体制之内。

近期公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认为,对于农民工进城要采取“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http://bk.baidu.com/view/4380793.htm?fr=imh&ih=255)的方式,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解决现有户籍制度的方式,对于农民进城落户仍有些限制。当然,对于政府官员的表态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这种方式进程较慢,“户籍制度改革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思路”(http://liuyeji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31852972201082245752469/),废除现有户籍制度可以采取相对快一些的步伐。

城市化既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也有人为因素在内,对此要根据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应注重农民的福利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当然,现在农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对少也是事实,是需要逐步予以改善的,中国的农业发展应逐步摆脱原有的手工、半机械化的方式,向机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能够关注这个问题说明社会的进步,社会总是在发展的,如果说只有当大城市发展到趋近于完美时才考虑发展中小城市,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本文刊载于2010年9月25日《21世纪网》。

  评论这张
 
阅读(211)|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